文章列表

【文章捷徑:下拉式選單】

2022年7月26日 星期二

一善先生修證文摘:真息

原作:一善先生(2020年1月)

「真息」者,吾引宋朝全陽子俞琰曰:

  「收視返聽,寂然不動,凝神於太虛,無一毫雜想。少焉神入氣中,氣與神合,則真息自定,神明自來,不過片餉問耳。邵康節《先天吟》云:若問先天一字無,後天方要著功夫。丹法亦然,探藥於先天則無為,進火於後天則有為。不可以一律齊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我們要的真炁是外來的,然後引之入內與身心混合點化身中諸神,兩件事是一起作,先天+後天,所謂「兩重天地」也,亦是「中理五氣,混合百神」。

  「命蒂從來在真息,窮取生身受炁初。」

  這兩句在講同一件事,若執於腹式呼吸則永難超脫。(甚至所有刻意的呼吸法)

   西派諸士有些話說得很好:「盡抱著這臭皮囊做工夫,此與先天虛玄大道,究有何干。」、「道貴先天,此等色身內陽生靜極生動,無關大道。」(傳送門海印子,論《性命圭旨》十二大錯)。又曰:「外面乾陽真氣到身,譬之於天。彼此涉入無礙,周遍全身,薰蒸四肢,空有混融,妙竅齊觀。此所謂乾坤子午交。豈以神氣交合於頂門為乾坤交乎?...不是執泥頭頂,即是執任督中間,不知外身忘形之謂何?...」

  所以,若要研究「結合符籙與丹道」就要搞清楚兩者學問交集於何處?決不是跟著抄本上面畫的在那裏做謂之「內煉」的「體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