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善先生撰 黃維禧輯錄
「借假修真」不是拿假的來修成真的,因為假的永遠是假的。「與其說天主是什麼,不如說天主不是什麼」,這句話是學者們認為「否定神學」的精神所在。
上帝如是,大道亦如是。真要在不斷的否定中逼近,乃至滙入本體,過程中,不妨先弄清楚「重玄」這個三重否定觀念。
《性命圭旨》云:「蓋人之一身徹上徹下,凡屬有形者,無非陰邪渣濁之物。故雲房真人曰:四大一身皆屬陰,不知何物是陽精。」
符咒亦然,是教材,是契約,不是真正的本質,《太上心法序》:「大抵符印呪訣為傳世之文儀,乃太上之貴訓,然至要捷不出於一竅……」,故而薩真人曰:「一點靈光便是符,時人錯認墨和硃。」
《修真後辨.先天精氣神》:「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其氣即非呼吸氣,乃知卻是太素煙;其神即非思慮神,可與元始相比肩。是即所謂元精、元氣、元神也。精氣神而曰元,是本來之物。人未有此身,先有此物。即有此物,而後無形生形,無質生質……元精如珠如露,純粹不雜,滋潤百骸;元氣如煙如霧,貫穿百脈;元神至靈至聖,主宰萬事……學者若能識得此三藥,則修道有望。」
氣血的終歸於塵土,只有屬靈的歸於上帝。真正的修真是把生命中來自先天的元精、元炁 、元神淘洗出來,與天地交感、連結,乃至擴展至與本體合一,謂之「與道合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