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文章捷徑:下拉式選單】

2018年2月26日 星期一

一善先生實修證文摘:玄關往來無定位,黃庭一路皆玄關


一善先生 講述 黃維禧 謹輯


  談玄關,其目的是為了要「不斷的統合對立面」達到「平衡之點」,如果忘了這個宗旨,而夸談玄關,是本末倒置之舉。這些平衡點,不是能感覺到的一處、一物、一事,而是一層層不斷深入且彼此連貫、包含的抽象境界,所謂「玄關往來無定位,黃庭一路皆玄關」也。



  今試以《唱道真言》(清:青华老人传,鹤臞子辑)中所論為例。簡略談之:

  玄關一竅,微妙難知。以為在內非在內也,以為在外非在外也。雖《中庸》第一章,亦曾言過,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夫未發非玄關也,既發非玄關也。惟將發未發,未發忽發之際。發之者玄關也,略先一息非玄關矣,略後一息非玄關矣。故玄關之在人,方其靜時,轉眼即是。及其動時,轉眼即非。是直須臾耳,瞬息耳。

  玄關者,萬象咸寂,一念不成,忽而有感,感無不通,忽而有覺,覺無不照,此際是玄關也。感而思,覺而照,即非玄關矣。然則玄關之在人,如石中之火,電中之光,捉摸不著。嗚呼,煉丹不知此玄關一竅者,汩沒大矣。今人皆氣質之性用事,玄關之閉而不通,自出母胎已然矣。性靜之又靜,寂之又寂,玄之又玄,空之又空,方得此玄關一竅。此竅也,乃真心真性真精真神真氣之所自出,而玄關者為之機括耳。邵子曰: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此內有個玄關一竅,頃刻不見,須急尋之。

論曰:平衡的境界是拿來操作用的,不操作時自然杳不可得,何玄之有?

 夫玄關一竅,乃諸聖諸仙,特從明心見性時節,提出兩字,以教學者。心何以明?忽然而明,此玄關也。性何以見?忽然而見,此玄關也。玄關為明心見性之靈機,結胎煉丹之妙括。故古人憑空提出兩字以教後學,使其從針鋒上打一觔斗,電光中立一註腳。仙家之分身化氣,出水入火,上天下地,千變萬化,皆從此玄關參得來把得定。打得觔斗轉,落得註腳實,則變化由心,幽顯惟我,無難事矣。此數言皆天機也,非有十年功苦,鑽研不透。雖然,執著十年,便是痴見。易則頃刻,難則終身。子具宿慧,諒決不難。

論曰:反覆地描寫玄關這種需要透過各種不斷地心性操作,才能覺悟的抽象境界。


 夫靜觀到一念不起之時,方可用意尋玄關一竅。既云—念不起,而又何用意尋?不知用意之法,有個妙處在無心中照顧。如種火者然,不見有火而火不絕。萬境皆空,忽然一覺。非玄關而何?……如此玄關方為我有。長生不死,超出萬劫之外,全恁此時—覺,為我主張。千變萬化,全恁此時一覺,為我機括。然此—覺,非易事也。明珠美玉無價之寶,可以智力求。而此一覺,不可以智力求。然亦非難事也。走遍天涯,原來近在這裡。個個人自有的,不費一錢去買。或者曰:煉丹應有切實工夫,安用此一覺為哉?吾應之曰;此一覺,無始以來不可多得。太極得此一覺,而生天地。吾身有此一覺,而成仙作佛。總計之有兩個一覺。然此一覺在何時尋,何處尋?曰:靜極而動之際,有此一覺,靜時固非,動時亦非。露處在一息,一息之後不見矣。




論曰:大家回想小時學騎車的過程,不就是在捉牢那平衡的「一覺」麼?只不過現在是用於內在的生命之中而已。

 玄關,以虛覺虛也,千虛萬虛,總是一虛。虛非空空之虛,乃實實之虛。虛非散散之虛,乃渾渾之虛。

論曰:這一堆「虛」字,有指抽象的平衡境界之虛,也有指體感之外的空間感之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