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原文於2003年左右,發表於msn討論區。近日整理電腦,點到這篇,當時原文,如今一看,謬誤滿篇,尤其元神一段,見解全錯。於是再翻出來改寫,此文應該是昔日拙撰之管見鄙文中,稍有分享價值的最後一篇。
紫清翁(即海瓊子白玉蟾,1194 - 1229?,南宗五祖)云: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其炁即非呼吸氣,乃知卻是太素煙;其神即非思慮神,可與元始相比肩。是即所謂元精、元炁、元神也。
精炁神而曰元,是本來之物。人未有此身,先有此物。即有此物,而後無形生形,無質生質,乃從父母未交之時而來者。方交之時,父精未施,母血未包,情合意投,其中杳冥有物,隔礙潛通,混而為一,氤氳不散;既而精泄血受,精血相融,包此一點之真
,變化成形,已有精氣神寓於形內。
學人多不知三而是一,一而是三,或抱元守一而落於著空,或煉藥三品而失於執相。著空執象皆非還元妙理。
還元者,即還元精、元炁、元神也。若欲修道,先要知的此三物在混元中潛藏。離乎混元,便非先天精炁神本體。失卻本體,不是元物。
《心印經》曰:上藥三品,神與炁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存無守有,頃刻而成。曰恍惚、曰杳冥、曰有無,則為無形之物可知。惟此元精如珠如露,純粹不雜,滋潤百骸;元氣如煙如霧,貫穿百脈;元神至靈至聖,主宰萬事。知之可以延年益壽,長生不老。學者若能識得此三藥,則修道有望。
悟元子劉一明(1734-1821)主要大作,後人輯成《道書十二種》,收入於《藏外道書》第8冊。後學在丹道所悟心得,忝與悟元子所述者,頗有契合,故可知二者所傳丹訣相同。每每讀經,點到心坎,不禁拍手叫好,總有相見太晚之憾。其中《修真辯難》、《修真後辯》提出很多警醒世人莫執於名相的呼籲,值得諸位丹友詳參。
《修真後辯‧先天精炁神》講的是對人身三寶(精、炁、神)的重要觀念,但人常望字生義,慣於著象,悟元子則明確指出這點。
所謂元精,當然不是指構成人體之精。故云:「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交感精,即父精母血所合之後天精,用現在的話講就是精卵結合所發展之人身構成,自然不是本來之物。在道教神學中,玉皇大帝存在於這個宇宙始劫之先,為道炁之體,三界六道的管理者。《皇經集注》稱:玉皇,非一天之尊,乃萬天之主,三教之宗,最上無極大天尊,玄虛蒼穹高上帝。玉皇既是道炁之體,涏者,不自主而流出之謂,其口中之涏,當然就是比喻從玉皇這個道炁本體所流溢而出,生化生宇宙物質之本源本體,也就是元精。
其二,元炁者。海瓊子云:「其炁即非呼吸氣,乃知卻是太素煙」,所以這個炁當然也不是一般所指的呼吸之空氣,而是太素煙。太素煙是什麼?太素,《道教大辭典》云:構成宇宙萬物始基的物質。漢班固《白虎通.天地》:「始起之天,始起先有太初,後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太上老君太素經》:「太素者,質之始也。故謂易易變為一,一變為三……」。海瓊子此喻頗妙,想像虛空中一物,且名太素,其旁氤氳繚繞者,即為太素煙。言其煙者乃示太素能量之彰顯,強名曰炁。所以,此炁實是一種原始能量,與太素同一體,卻非太素,因其虛無故強名曰煙,即元炁也。
三、元神者,曰:「其神即非思慮神,可與元始相比肩」可知此神並非吾人思慮的神識、精神,而是自元始以來所具有之大宇宙之靈性。唯有靈性,始能回應、能作用、能流衍。因其至為根本,故曰元神。
此三物為成人構成至於宇宙萬物之元素,當然要說成人身之前「先有此物了」,故曰「元精、元炁、元神也。精炁神而曰元,是本來之物。人未有此身,先有此物。」古代無今日之科學主義,只得依賴修真得悟之後,再用感官譬喻,以神哲學的架構寫出來,以期留給後學一把開啟門窗的鑰匙。其次,悟元子祖師闡明元精、元炁、元神三者之關系,用以架構者,便是「三一之理」了。此理甚為重要,乃玄關之鑰也。
我們都知道,丹道強調「性命雙修」,所以真正的丹訣都是讓身心皆能反應和變化的,故所謂的丹訣,除了有下手方法,尚有心法,二者合一,才能說是真正丹訣。吊詭的是,丹訣特徵卻是「一言難盡,卻又無話可說」,故非得仰賴師徒學隸因才施教、互相參照不可。或曰丹法皆秘不可傳外,非不傳,沒有建立共同之通訊協定,一傳便錯是也。
且初習丹道者,依訣行功,身體多少有點反應,尤以年輕人氣機盎然,反應尤烈。有此情況,可証入手法訣不假,更因加緊追求心性智慧的變化(所謂的「性」當然也不是「道德說教」),而非沉醉於此身體感受。吾人開車後高雄由高速公路要到台北,絕不會因為到了第一個休息站就以為到達目的。《悟真篇》云:「咽津納氣是人行,有藥方能造化生,鼎內若無真種子,猶將水火煮空鐺。」丘祖云:「運行周回,名有徑路,不得中,氣斡旋則不轉。」,欲得此「真種子」、「中」,非從性功中求不可。丹經是祖師將修丹的心得與效驗,依賴性功寫成,故道友在尋得真師之前,若欲體會性功之妙,不妨透過丹經,試著和祖師們交交心;求師之後,將師之所傳與修習實踐後所得,與丹經對參、求証,始知師傳有道,誠乃祖師寫作丹經之衷旨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