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所公認明代章回奇幻小說《西遊記》作者雖為吳承恩,不過也有不少學者與道教人士認為其實乃為依托,對其作者是否真為吳承恩,表示懷疑的態度。然既然如此,《西遊》確為由誰所著之說?目前乃是學術界一大懸案。不過,古今丹道高士,一讀《西遊》,即有「心有戚戚焉」之感,進而立言支持其為道家之經典者,也是不在少數,這和我們這種凡夫俗子只把他當祟佛抑道的章回小說之角度頗為不同。但簡者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其回目與部份內容、詩詞,可對照於諸丹經,用的全是丹道的術語,可見至少此部份則確出於道士之手,筆者認為還是一個修為不低的道士。
清代高道劉一明著《道書十二種》,收入《西遊原旨》一書,力主西遊為邱真人所著之道教經典,全文並詳細指明讀法,破譯諸章回要點,今節錄其目錄,轉貼如下:
西遊記者,元初龍門教祖長春丘真君之所著也。其書闡三教一家之理,傳性命雙修之道,俗語常言中暗藏天機,戲謔笑談處顯露心法。古人所不敢道者,真君道之;古人所不敢泄者,真君泄之。一章一篇,皆從身體力行處寫來;一辭一意,俱在真履實踐中發出。其造化樞紐,修養竅妙,無不詳明且備,可謂拔天根而鑽鬼窟,開生門而閉死戶,實還元返本之源流,歸根複命之階梯。悟之者,在儒即可成聖,在釋即可成佛,在道即可成仙,不待走十萬八千之路,而三藏真經可取;不必邅八十一難之苦,而一筋斗雲可過;不必用降妖除怪之法,而一金箍棒可畢。
蓋西天取經,演法華金剛之三昧;四眾白馬,發河洛周易之天機;九九歸真,明參同悟真之奧妙;千魔百怪,劈異端傍門之妄作;穹曆異邦,指腳踏實地之工程。三藏收三徒而到西天,能盡性者必須至命;三徒歸三藏而成正果,能了命者還當修性;貞觀十三年上西,十四年回東,貞下有還元之秘要;如來造三藏真經,五聖取一藏傳世,三五有合一之神功;全部要旨正在於此。其有裨於聖道,啟發乎後學者,豈淺鮮哉!憺漪道人汪象旭,未達此意,妄議私猜,僅取一葉半簡,以心猿意馬畢其全旨,且注腳每多戲謔之語,妄誕之辭。噫!此解一出,不特埋沒作者之心,亦且大誤後世之志士。使千百世不知西遊為何書者,皆自汪氏始,其遺害尚可言乎?繼此,或目以頑空,或指為執相,或猜以采戰,或疑為閨丹,千枝百葉,各出其說,憑心自造,奇奇怪怪,不可枚舉,此孔子不得不哭麟,卞和不得不泣玉也。我國朝悟一子陳先生真詮一出,諸偽顯然,教百年埋沒之西游,至此方得釋然矣。但其辭雖精,其理雖明,而於次第之間,仍未貫通,使當年原旨,猶不能盡彰,未免盡美而未盡善耳。予今不揣愚魯,於每回之下,再三推敲,細微注釋,有已經悟一子道破者,茲不復贅,有遺而未解,解而未詳者,逐節繹出,分析層次,貫串一氣,若包藏卦象,引證經書處,無不一一釋明,俾有志于性命之學者,原始要終,一目了然,知此西遊乃三教一家之理,性命雙修之道,庶不惑於邪說淫辭,誤入異端傍門之途。至於文墨之工拙,則非予之所計也。時
大清乾隆四十三年歲次戊戌初秋三日素樸散人悟元子劉一明自序于金城白道樓
(--引自〈棲雲山道人西游原旨‧敘〉)
(--引自〈棲雲山道人西游原旨‧敘〉)
至於《西遊記》是否為道教經典一問,就學術的嚴謹態度而言,沒有証據,就無法支持事實的成立。是故學術界是偏向於否定「西遊記」為道教經典這個態度。的確,西遊是否為道教經典的問題目前不能從學術上作完全的解決,除非有新的史料發現,否則這個問題在學術上亦仍是個懸案。丹士學者,各自表述,如此而已。
(本文約於2003年左右,第一次發表於MSN道教討論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