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文章捷徑:下拉式選單】

2025年7月24日 星期四

天體連結

 



咒曰:

二十四真,回入黃庭,口吐黃氣,二十四星,灌我命門,百神受靈,體充骨強,魂魄安寧,五臟受符,天地無傾。

-《上清大洞真經‧卷之一〈誦經玉訣〉 》, 又《太一帝君太丹隱書‧卷四十四》。


凝神定慮,抱元守一,聽源悟道,神光普照,鼎生祥煙。



《太上玄門早課》:
一炷真香本自然,黃庭爐內起祥煙,空中結就浮雲篆,齊樂長生萬萬年。

《茅山志‧卷六》真人曰:天無謂之空,山無謂之洞,人無謂之房,山腹中空虛謂洞庭,人頭中空虛謂洞房,是以真人處天、處山、處人,所謂出入無問。

《紫陽真人內傳》:是以真人處天,處山、處人,入無間,以黍米容蓬萊山,包括六合,天地不能載焉。唯精思存真,守三宮,朝一神,勤苦念之,必見元英、白元、黃老在洞房焉。雲車羽蓋既來,便成真人。


2023年3月5日 星期日

一善先生修證文摘:煉炁之數

〈煉炁之數〉 

22年2月22日

 小衍: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0%8F%E8%A1%8D

 五行之生數叫小衍之數即五行之數,就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一、三、五、為陽數,其和為九,故九為陽極之數。二、四為陰數,其和為六,故六為陰之極數。陰陽之數合而為15數,故化為洛書則縱橫皆15數,乃陰陽五行之數也。
《天原發微.卷之十四》:
一二三四五天地之生數先天也。
六七八九十天地之成數後天也。
陳夢雷《周易淺述》:
生數主氣,成數主形。
生數先天,而成數後天。
《道法心傳》:
耳目口鼻身,精神魂魄意,
鑽簇在中宮,化作先天炁。
---------------------------
評:故煉炁用先天生數,此為丹道訣要之一。




一善先生修證文摘:玄關一竅


玄關一竅

2020年2月

真人潛深淵
浮游守規中
精衮衮而運轉,炁默默而徘徊,
神混混而往來,心澄澄而不動。
此竅非凡竅,中中復一中。
萬神從此出,真炁與天通。
至人用之,所以沖舉。
……………………………………
昏昏默默,杳杳冥冥。
無欠無餘,圓同太虛。
湛然常寂,清靜法樞。
有物先天地,名為大法王,
見渠還寂寞,應用甚昭彰,
眼耳俱無有,神通不可量,



若人知這箇,何必篆天章。








2023年2月19日 星期日

恭錄 元‧王惟一:《道法心傳》

《道法心傳》(收錄於《正統道藏‧正一部》,新文豐版第54冊)

元‧王惟一

#流出靈性說

「余自幼酷好行道法,不惜勞苦,拜師傳授,不知其幾人矣。世問玄關一竅,玄牝之要。但即兩腎中間,臍下一寸三分,以為玄關,明堂六合,丹田口鼻,以為玄牝。世問五行生尅,水火激剝之妙。乃曰:書金木土水火,交錯於井字之中,以為生尅;煅磚符投於水中,作駍馺之聲,以為激剝。余思此說,恐未造玄。是以用心三十餘年,觀風雲聚散,氣候之變通,默會其心,喜不自知。宿生多幸,又遇至人,一言之下,即證無疑。蓋天地之動靜,日月之運行,四時之成序,萬物之發生,皆出乎太極流行之妙。聖人莫能形容,強名曰神。其神非青非白,非紅非黑,非火非水,非方非圓,亘古亘今,在乎人心,清靜則存,穢濁則亡。故精住則氣住,氣住則神住。三者既住,則道法備。散而為風雲,聚而有雷霆,出則為將吏,納則為金丹。惜乎後之學者,濫游於邪徑,昏迷於慾海,斷喪本真,却認紙上之文,以為祕寶。可謂捨真求妄,騎牛而尋牛。所以薩真人曰:一點靈光便是符,時人錯認墨和硃。精神不散元陽定,萬怪千妖一掃除。虛靖天師曰:神若出,便收來,神返身中氣自迴,如此朝朝還暮暮,自然赤子產真胎。何況人人有分,皆可為也。」

  先天祖炁
耳目口鼻身,精神魂魄意。
鑽簇在中宮,化作先天炁。

  自己元神
空劫之前自我身,無形無象亦無名。
貫金透石俱無礙,一點靈光到處明。

  神通
一人各有一乾坤,中有巍巍一至尊。
統御萬靈三界伏,不知徒爾弄精魂。

  大道不遠
道應不遠在人心,不必千山萬水尋。
道欲正心方始得,純陽不染一些陰。

  行持甚麼
先行戒行為根本,次守天條莫妄為。
要得雷神來拱伏,雷轟電掣剖心窺。

  體用兩全
道乃法之體,法乃道之用。
體用兩全行,三界歸一統。

  法何靈驗
法何靈驗將何靈,不離身中精炁神。
精炁聚時神必住,千妖萬怪化為塵。

  印訣文具
符圖印訣皆文具,運用存思添念慮。
寂然不動見天心,有感必通知妙處。

  祭將召邪
殺生害命祭雷將,反召邪魔來見狀。
端人正士則不然,至誠一應通天上。

  符水自靈
書符朱墨豈能靈,其所靈兮元炁靈。
可變可動方知法,泥丸治病亦安寧。

  舉起便是
養得神靈將自靈,何勞閉目去存神。
舉心動念洋乎在,一點靈光不離身。

  激剥陰陽
風雲雷雨皆從起,激剥陰陽其可畏。
莫為紙上用工夫,窮究天時方得味。

---------------------------------------------------
一善先生再引《先天雷晶隱書》:

「夫一炁之秘,非假存想取炁,布罡掐訣以為靈。惟以致虛極,守靜篤六字為主,保養太和,使自己元炁純全,自然氣壯神靈,以此感彼,如谷應聲。亦《易》所謂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者也……筆墨所寓,皆能變化,豈咒訣之然哉?所以老夫書符之時,不拘早晚,或醉或醒,不誦咒,不作炁,隨筆掃成,用無不應。叱吒風雷,馘滅妖魔,目擊道存,吾亦不知使者之為我,我之為使者?終身行之止致虛極守靜篤六字而已。何嘗假乎他哉。書符只一筆,不許再填筆,不問濃淡枯燥,須是精神鼓動,氣勢雄偉,毋生一毫雜念,毋令一刻間斷。心與神合,炁與筆會,恍惚之中,如見帥將奔雲走霧,號令雷霆,須臾之間,金光洞耀,紫炁鬱勃,妙用縱橫,風雨聽令。切不可學世俗布符之法,有散形,有聚形,一撇一咒,一咒一炁,一炁一訣,一訣一想。情思間斷,意氣落空,縱能成符,始勤終息,施之行用,萬無一應。良由不知精神感召之妙,咒炁罡訣,特土苴爾,道豈在是哉?法豈在是哉?」

2022年9月24日 星期六

以意領炁

其一、所謂「以意領炁」,不是用既有的意去規定炁的流動,而是炁跟意一起去探索。

其二、意識與「可以感覺到的炁機」之間的互動,不像意識與肢體那樣直接而自然,由於這不是大家共通的經驗,所以文字實在難以形容,就勉強用個「運 」字,但其實有講也沒比不講好多少,只能說「存乎一心」。



2022年9月17日 星期六

一善先生修證文摘:真一之炁

  《真一之炁》

  一善先生 (2021年4月)

  真一之炁,丹經偶爾亦稱之為元始祖炁、真鉛、虛無一氣,在內丹學的實際修煉過程中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內丹修煉的成就皆是建立在先天精氣神藥物的生成、聚集、化合和重塑之上,以補充後天人體因七情六慾消耗掉的能量,而能否順利招攝到真一之氣是藥物生成的關鍵。它是生命化生的源頭,不增不減,不垢不淨,是可能成道的先天根據,是內丹學所謂的“真種子”,憑藉此種子,內丹生命之花朵才能夠盛開。

  就丹道的實踐而言,真一之氣就是丹道最直接、最直觀的“道”。在丹家看來,生命的源泉更直觀可以感知的是“真一之氣”,如泉水川流不息,生命代代相續。這個源泉可以在現象界的陰陽嬗變中去感受他,在丹道虛極靜篤的狀態中招攝它,但是我們不能邏輯地言說它是什麼,我們更多的是可以說它不是什麼。除此之外 ,在邏輯的語境中,我們無法得到更多的內容。


  在丹道的實際修煉中養足後天氣,以後天覓得先天是丹家的起手功夫。黃元吉說:“煉丹之道,雖曰先天元氣醞釀而成,其實非後天有形之氣不能瞥見先天元氣。若無後天滓質之氣,則先天元氣無自而生; 若非先天清空一氣,則後天屍氣概屬幻化之具,終不足以結成仙丹。”這裡指明了先天氣與後天氣的關係。黃元吉認為後天色身精氣神健旺者更容易探出真一之氣,會得本真。
  今日普遍流行的氣功養生術其要旨皆來自道家道教關於氣的學說。由於在這類保健方術很容易體會到身體氣脈的流動或者冷熱聚集的感覺,所以名之為氣功也無大謬。但是,道教真正氣的體驗絕對不是這些後天氣脈的幻影,而是上述的真一之氣。此真一之氣,是先天性命之源,非後天精氣神可以匹及。

  時下的氣功修煉者不知真一之氣的根本、不明先天性命之圭指,以後天意念隨心所欲導引氣脈造成了難以恢復的弊病和隱患,一如張伯端所言: “自身沒有真種子,猶將鼎內煮空鐺。”沒有絕對的信心體驗到真一之氣,這類導引猶如乾鍋灼燒,能不懼乎?

  今日氣功之採氣法門的淺薄。此氣不是後天以意可以採來的,是先天氤氳之元氣,若沒有高度靜定狀態,玄關沒有開啟,根本不能招攝採取。

  黃元吉進一步說: “外陽勃舉,只是微陽初動。非真陽大動不可遽轉河車,若轉河車,則一身骨節之間精血未充,遂以意運氣,勢必燒灼一身精血,為害不小; 而況心意未靜,不能不有凝滯。倘或血氣為雜妄所窒,在背則生背疽,在頭則生腦癰,在肺則生肺癰,在腹則生腸癰單腹鼓脹之病,在腎不是滑遺精血,就生楊梅腎癰等症不一。總之,無水行火,水愈灼枯而火愈炎烈,其勢有不能遏者,此邪火焚身之患,學者所當戒也。縱有性純心定之人,或不至於此極,然不目暗耳鳴,必至心煩意亂,切不可輕易亂動也。……真陽之氣至剛至壯,其必丹田氣突始能開關展竅,不須多用氣力引之上升而下降也。”

  其實,真一之氣發動之後,無需導引,會自然循經入絡,循規蹈矩。這些告誡對今日修煉氣功者是何等重要,這個時代純真高明的丹經和丹師都已經很難見到,尤其是受到科學有形物質觀念的影響截取丹經的隻鱗片爪,隨心所欲的胡亂導引採氣,其後患不可小覷。

補充:

  從坎離交下手,建構對氣脈認知的功能,再從後天氣機的運行中悟到樞紐玄關,以招攝先天之炁入身中與後天炁融合,點化身中神識從原本後天境界升入先天境界,此時身神才能透出。

傳送門:〈論道教生命哲學的真一之氣〉(作者:余強軍、胡孚琛刊名:船山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