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曰:
二十四真,回入黃庭,口吐黃氣,二十四星,灌我命門,百神受靈,體充骨強,魂魄安寧,五臟受符,天地無傾。
-《上清大洞真經‧卷之一〈誦經玉訣〉 》, 又《太一帝君太丹隱書‧卷四十四》。
【文章捷徑:下拉式選單】
〈煉炁之數〉
22年2月22日
《道法心傳》(收錄於《正統道藏‧正一部》,新文豐版第54冊)
元‧王惟一
#流出靈性說
其一、所謂「以意領炁」,不是用既有的意去規定炁的流動,而是炁跟意一起去探索。
其二、意識與「可以感覺到的炁機」之間的互動,不像意識與肢體那樣直接而自然,由於這不是大家共通的經驗,所以文字實在難以形容,就勉強用個「運 」字,但其實有講也沒比不講好多少,只能說「存乎一心」。《真一之炁》
一善先生 (2021年4月)
真一之炁,丹經偶爾亦稱之為元始祖炁、真鉛、虛無一氣,在內丹學的實際修煉過程中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內丹修煉的成就皆是建立在先天精氣神藥物的生成、聚集、化合和重塑之上,以補充後天人體因七情六慾消耗掉的能量,而能否順利招攝到真一之氣是藥物生成的關鍵。它是生命化生的源頭,不增不減,不垢不淨,是可能成道的先天根據,是內丹學所謂的“真種子”,憑藉此種子,內丹生命之花朵才能夠盛開。
就丹道的實踐而言,真一之氣就是丹道最直接、最直觀的“道”。在丹家看來,生命的源泉更直觀可以感知的是“真一之氣”,如泉水川流不息,生命代代相續。這個源泉可以在現象界的陰陽嬗變中去感受他,在丹道虛極靜篤的狀態中招攝它,但是我們不能邏輯地言說它是什麼,我們更多的是可以說它不是什麼。除此之外 ,在邏輯的語境中,我們無法得到更多的內容。